烈日当空,南屏街晓东巷里的爱心驿站旁,裴晓涵和任晨头戴红帽、身着黄T恤和红马甲正给路人发放南博会资料……额头细细的汗珠,正随她们的忙碌在不断沁出。 裴晓涵和任晨都是云南财经大学大三学生,也是南博会千余名志愿者中的一份子,她们所在的南屏街爱心驿站是此次迎南博的100个站点之一。 “可能是还不到会期,主动过来咨询的人不多,我们就走出帐篷把宣传材料发给路人。”任晨说。除了发放《昆明市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和《南博会道路整治昆明市民出行指南》的宣传册之外,爱心驿站的志愿者还承担了为路人指路、帮助交警协调秩序的职责,必要时还要帮中暑或受皮外伤的路人进行简单疗伤。爱心驿站的帐篷虽小,却“五脏俱全”,医药箱、桌椅、固定帐篷的螺丝钉和绳子等都有准备,特别是医药箱里红药水、棉棒、创可贴、风油精样样齐备。裴晓涵自信地说:“我们之前都受过专业训练,简单的医疗问题可以凭这个百宝箱解决!” 她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却处处体现出艰辛和奉献。撇开天热和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驿站两边奔波不说,对两个女生而言,最难的环节是每天交班时收帐篷和搬桌椅。“每晚8点交班,我们需要把桌子和帐篷搬到护国街道办事处,还是有些沉的。”裴晓涵说。 “这么盛大的博览会,一定要参与进来锻炼自己,何况我自己也是昆明市民。”昆明女孩裴晓涵这样描述自己做志愿者的初衷。而任晨来自江苏苏州,在昆求学三年,她非常喜欢这座城市,说想在毕业离开之前为这座城市做点事情。 裴晓涵和任晨正是南博会千余名年轻志愿者的缩影。这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大多自发报名,在校内过五关斩六将、并经过严格的培训走到街头巷尾,以最平凡朴素的方式表达着青春的热情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实习记者郎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