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昆明生活网 门户 昆明新闻 查看内容

昆明一家四口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父亲带头女儿随后

2014-1-11 18:23| 发布者: cathyor|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昨天,沈女士(左二)与家人一同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记者张玉杰摄 “这是我的父母亲,他们今天跟我一起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昨天,沈女士带着家人来到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成立 ...

昨天,沈女士(左二)与家人一同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记者张玉杰摄

“这是我的父母亲,他们今天跟我一起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昨天,沈女士带着家人来到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成立一个多月以来,截至昨天,共有56人通过电话、现场报名等方式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仅昨天就有12名志愿者填写了登记表,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如果你也想成为志愿者,可拨打捐献热线0871—68329599。

“我们年事已高遗体可捐医学院”

今年快50岁的沈晓进是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7年前,她从媒体上得知可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库云南省分库成为志愿者,通过捐献“骨髓”来挽救白血病患者,她随即入库并开始耐心等待着能有患者与她配型成功,无奈到今年都没有合适的白血病患者与之配型成功。

此后,她便开始无偿自愿成为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一员,每当有志愿者捐献“骨髓”她都必到,为他们加油鼓劲。

由于目前我国器官移植的供体严重短缺,而云南省已经开展器官捐献登记工作。于是昨天她带着自己的爱人和父母一同前往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签署了志愿书,并登记捐献了包括心肝脾胃肾、遗体在内的全部器官。

“很多国人对器官捐献存在误解,其实捐献器官和献血一样,都是很普通的事。”在沈晓进的影响下,她的丈夫以及已年过七旬的父母也成为了器官捐献志愿者。

沈晓进的母亲吴奶奶告诉记者,平时在家里全家人都会讨论器官捐献。“我和老伴很反对土葬,我们始终认为死去的人不应当再和活着的人争土地。”

吴奶奶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年事已高,可能有的器官不能派上用场,但我们死后还有遗体。我们可以把遗体捐给医学院,让学生们学习掌握解剖”。

捐髓文山医生再当志愿者

再过两天,来自文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学科的医生夏平即将捐献出“骨髓”,挽救一名外省的白血病患者,成为我省第86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打了动员剂的夏平虽然感到有些腰酸背痛,但依然亲自来报名登记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的种类越来越多,成功率越来越高,许多患者都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来延续生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器官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移植的需求。

“作为一名医生,见到了太多的患者带着病痛离世,也深知我国器官稀缺的现状,我更应该做出表率。”疼得有些发抖的夏平面露微笑,不时用手捶了捶腰。

35岁的夏平认为,要想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救治更多的危重病人,首先要提高公众对“死亡”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建立“脑死亡”,即人死亡的科学概念。同时科学地制定出保护应用“脑死亡”供体的法律,使器官捐赠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使器官移植事业既能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又能成为人们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

“捐献器官和我的职业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挽救他人生命,所以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夏平语气坚定地说道。

对于家人是否理解,夏平表示妻子和父母知道他这次来昆明捐献“骨髓”,而成为捐献器官的志愿者,同样作为医生的妻子非常支持,但夏平没告诉父母,他想以后再让父母知道。

父亲带头女儿随后

与夏平有着共同之处的黄庆华也是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去年,黄庆华曾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成为我省第52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也正因为如此,黄庆华了解到挽救一个人对于一个家庭影响有多深远。

在昨天的报名现场,登记表中的家属及联系方式一栏,黄庆华思考了一会儿,从手机里调出女儿的电话填了上去。

“女儿今年20岁,读大四。为什么填了她的名字?我相信等我百年之后只有她能够完成我的遗愿,也有能力操办一切。”黄庆华说道。

黄庆华告诉记者,本来女儿也要跟着一起来登记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但学校要上课,所以她会抽其他时间再过来登记。

对于器官捐献,黄庆华说:“能用的都留给别人用吧,死后搞葬礼、办丧事那都是面子上的事,不实在。”

女记者也来登记

陈女士是一名媒体工作者,由于工作原因,陈女士从2008年就和中国造血干细胞库云南省分库打起交道。2010年一名志愿者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中因机器发生故障而悔捐,陈女士第一时间介入报道。也是从那时起,她深知志愿者的反悔对于白血病患者带来的巨大伤害。

那一年,陈女士入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生命种子能够流淌进白血病患者体内,让其生命得以延续。

在日常采访报道中,陈女士多次接触到了器官捐献,也见证了一些患者在心脏停跳后,家属做出的伟大壮举,把亲人器官捐献出来给有需要的人。

“当时是一名年仅8岁的女童在重度脑外伤不治的情况下,父母为其做出决定,决定捐献她的器官。看着她年轻的父母跟孩子道别,我忍不住流泪了。尽管有再多的不舍,但孩子能够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延续着生命,我相信孩子父母内心是宽慰的。”

那一次的采访经历让陈女士也多了一份期许,希望也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让自己也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爱自己也爱他人。“这也是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们的共同心愿,让这种爱传递下去。”陈女士说道。

未来 实现网上填报有待细化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挂牌成立近两个月来,截止到昨天共有56人通过电话、现场报名的方式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该办公室副主任梁云生介绍,云南正式开展此项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云南省的工作基础且和起点高。

他说,工作基础好表现在全省5家移植医院很早就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起点高则在于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有成熟的试点经验可以借鉴。

“我国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已经越来越规范,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卫生、交通等9大部门共建的庞大捐赠体系,可以说已建立了标准化的工作体制。”

梁云生表示,下一步,办公室将根据国家规定的工作规范和程序开展一系列工作。他说:“近期办公室的报名登记就比初期明显有所改善。近期我省已派出专业人员参加由中国红十字总会举办的培训和考核,相信年内我省就会有合格的专职协调员。”

对于有媒体报道的年内全国器官捐献登记有望实现网上填报,对此,梁云生表示,这是一个趋势,但至于具体操作还有待细化,我省目前实行的还是电话报名及书面填写捐献申请表。(记者 陈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1©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14-4-9 14:35

QQ    
返回顶部